一、項目內容提要
1、項目名稱:
古縣梅花鹿養殖基地建設項目。
2、項目組織實施單位:
南垣鄉、舊縣鎮、永樂鄉和石壁鄉人民政府。
3、項目實施單位和實施區域:
南垣鄉:崔家嶺、店上、韓家嶺、山頭;舊縣鎮:孔家垣;
永樂鄉:朱家窯;石壁鄉:三合。
4、項目技術支承單位:
古縣畜牧服務中心。
5、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養鹿300只和所需圈舍及飼草飼料、鹿茸加工設備。
6、投資概算:
總投資230.95萬元。
7、資金籌措:
申請扶貧資金1 20萬元,自籌資金1 1 0.95萬元。
8、項目實施時間:2003年。
二、項目建設的背景和意義
我縣是一個貧困縣,地處臨汾市東北部的黃土丘陵溝壑區,是一個山區農業縣。長期以來,為解決溫飽,主抓糧食生產,但由于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落后的生產條件嚴重制約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不僅溫飽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而且隨著市場的變化和糧食價格的下滑,我縣單一靠抓糧食生產來解決溫飽問題的路走進了死胡同。在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進行農業產業結構大凋整的戰略部署后,縣委、縣政府也充分認識到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大意義,及時提出了“長抓核桃短抓菇,長短結合抓畜牧”的農業調產方針。為貫徹、執行好這一方針,我們在總結經驗教訓,搞好市場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我縣實際情況,于97年從降縣引回30只梅花鹿,在原店上鄉建起我縣第一個梅花鹿場。經過幾年的發展,由原來的一個村發展到6個村,飼養規模也擴大到300只,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鹿全身是寶,特別是鹿茸以其顯著的醫療保健作用和昂貴的價格聞名于世。鹿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價高俏銷。鹿的其他副產品也被人們視為珍品加以妙用。我縣對梅花鹿的引進,開辟了我縣特種養殖的先河。幾年的養鹿實踐證明:發展養鹿業是一項具有發展前途、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的飼養業。飼養一頭中等鹿,年收兩茬茸,每茬重約0.8公斤,按目前市場價格4000元左右,扣除飼養成本后,每頭鹿可賺5000多元。一頭育成鹿每年可產1仔,可凈賺4000余元。目前,養鹿已成為我縣農民增收的一個亮點,也成為我縣農民口中的一個熱門話題,有條件的村正在積極發展。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必將成為我縣的一項優勢產業。對推動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必將產生深遠影響,對增加我縣農民收入,盡快完成解決溫飽和鞏固溫飽任務必將發揮重大作用。
三、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l、自然條件適宜。
我縣地處山區,氣候干燥,溫度適宜,光照充足,水源清潔,完全適宜鹿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2、飼草飼料資源豐富。
項目區荒山荒坡面積大,作物秸桿多,農副產品豐富,能為養鹿提供充足的飼草和飼料。隨著退耕還草項目的實施,將會為鹿提供更為豐富優質的飼草。
3、養殖管理技術成熟。
在養鹿方面,經過幾年的發展,通過走出去學,實踐中練,在養鹿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也培養出一批養鹿技術人員。從日常喂養、飼料配制、疾病防治到鹿茸采收,加工等方面的技術都已實現了本土化,能夠滿足養鹿所需各項技術。
4、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鹿茸、鹿肉及其他鹿產品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利用鹿茸及其他鹿產品生產的藥品、保健品越來越多,市場對鹿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世界范圍內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進一步擴大了鹿產品的市場空間。受養鹿業高效益的驅動,全國范圍內的養鹿熱潮正在興起,種鹿市場也十分火爆。
四、項目實施單位和實施區域
南垣鄉:崔家嶺、店上、韓家嶺、山頭;舊縣鎮:孔家垣:永樂鄉:朱家窯;石壁鄉:三合。
項目分布在我縣南部四個鄉鎮7個村,覆蓋貧困戶1 50戶600人。
五、項目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總體思路:大力調整畜牧業產業結構,努力做大做強鹿產業,有基礎的村繼續擴大規模,新發展的村示范帶動,穩步發展。以養鹿項目為依托,采取產權戶有,集中飼養,效益到戶的經營模式。
目標:在2 3年內把我縣的養鹿規模擴大到1 000只,養殖戶發展到500戶,年產值達到600萬元,純收入300萬元,戶均收入6000元。
六、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購鹿300只,其中:成年公鹿200只,母鹿1 00只,鹿茸加工設備7套,飼草飼料加工設備15套,建鹿圈l 5個(每個鹿圈棚舍70米2,運動場500㎡)。發展養鹿戶150戶,每戶養鹿2只。
七、項目投資概算
l、公鹿投資1 20萬元。
按每只6000元計算:200×0.6=1 20(萬元)
2、母鹿投資50萬元。
按每只5000元計算:1 00×5000=50(萬元)
3、鹿茸加工設備1.4萬元。
每套按2000元計算:7×2000=1.4(萬元)
4、飼草飼料加工設備6萬元。
每套按4000元計算:1 5 x 4000=6(萬元)
5、鹿圈建設投資42.75萬元。
棚舍、運動場平均按每平米50元計算:1 5 x 570 x 50=42.75
(萬元)。
6、飼草飼料投資9萬元。
按每只300元計算(包括仔鹿):300×300=9(萬元)。
7、防疫及疾病治療投資1.8萬元。
每只按60元計算:300×60=1.8(萬元)
八、項目資金籌措
申請扶貧資金1 20萬元,農戶自籌1 1 0.95萬元。
九、項目經濟、社會效益分析
l、經濟效益
(1)總收入1 45.65萬元。
鹿茸收入1 20萬元。
按每只產茸1.5公斤,每公斤4000元計算:
200 x 1.5 x 4000=1 20(萬元)
仔鹿收入25.65萬元。
按受胎率95%、育成率90%、每只3000元計算:
1 00 x 95%x 90%x 3000=25.65(萬元)
(2)總支出1 0.8萬元。
飼草飼料支出9萬元。
防疫及疾病治療費1.8萬元。
(3)純收入1 34.85萬元。
1 45.65—1 0.8=1 34.85(萬元)
2、社會效益
發展養鹿戶1 50戶,每戶年純收入近9000元,人均純收入
2200余元,可使養鹿戶穩定解決溫飽,并可起到帶頭示范作用,
推動我縣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
十、結論
綜上所述,在古縣建立養鹿基地條件優越,經濟、社會效
益良好,項目可行。